立式投影机能高效率地检测各种形状复杂工件的轮廓尺寸和表面形状,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一、前期准备
1.设备检查与校准
光学系统检查:
检查照明光源,确保卤钨灯等光源正常工作,光线强度足够且均匀。若发现光源暗淡或闪烁,应及时更换灯泡。
清洁光学镜头,使用专用的镜头纸和清洁剂轻轻擦拭,去除镜头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杂质,保证成像质量。
检查投影屏幕,确保屏幕平整、无褶皱、无破损,若有问题应及时更换或调整。
2.工作台检查:
检查工作台的移动轨道是否光滑,有无杂物或磨损。如有磨损或松动,应及时进行润滑和紧固。
检查工作台的锁紧装置是否可靠,确保在测量过程中工作台不会意外移动。
坐标测量系统校准:
对光栅尺或位移传感器进行校准,按照设备说明书上的校准方法,使用标准量块或已知尺寸的工件进行校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检查测量软件与设备的连接是否正常,打开测量软件,检查其是否能正常接收和处理光栅尺或位移传感器传来的数据。
3.工件准备
工件清洁: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污、灰尘、切屑等杂质,避免杂质影响测量结果或划伤工作台和光学镜头。对于表面粗糙的工件,可以使用砂纸或锉刀进行适当修整。
工件固定: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夹具或固定装置将工件牢固地固定在工作台上。确保工件在测量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或晃动。对于形状复杂的工件,可能需要制作专用的夹具。
二、立式投影机测量过程
1.工件定位
初步定位:将固定好工件的工作台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使工件的被测部位大致位于投影镜头的下方。通过目视观察投影屏幕上的图像,初步确定工件的位置是否合适。
精确定位:使用工作台上的微调装置,对工件进行精确定位。通过观察投影图像,使工件的轮廓与投影屏幕上的坐标轴平行或垂直,便于后续测量。对于具有对称结构的工件,可以以其对称轴为基准进行定位。
2.图像调整
焦距调整:旋转投影镜头的焦距调节环,使工件的轮廓在投影屏幕上成像清晰。可以先使用自动对焦功能,然后再进行手动微调,以获得最佳的成像效果。
亮度和对比度调整:根据工件的表面颜色和反光程度,调整照明光源的亮度和对比度。对于反光较强的工件表面,可以适当降低亮度,增加对比度,使轮廓更加清晰可辨。对于深色工件,可以增加亮度,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3.测量操作
选择测量工具:根据工件的形状和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如线段测量工具、圆测量工具、角度测量工具等。在测量软件中调用相应的测量工具。
采集数据:使用鼠标或操纵杆控制测量工具,沿着工件的轮廓或特定部位进行测量。测量软件会自动采集光栅尺或位移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并在测量工具上显示测量结果。对于复杂形状的工件,可以分段进行测量,然后将各段的测量数据进行合成和处理。
记录数据: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及时记录下来,可以手动记录在笔记本上,也可以将数据保存在计算机中。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明测量部位、测量尺寸、测量时间等信息,以便后续查询和分析。
4.多视角测量
切换视角:对于形状复杂的工件,从一个方向可能无法完*测量其轮廓尺寸和表面形状。因此,需要从多个不同的方向进行测量。可以将工作台旋转一定的角度,或者移动投影镜头的位置,以获得不同方向的投影图像。
重复测量步骤:在每个新的视角下,重复上述图像调整和测量操作,对工件的不同部位进行测量。注意在切换视角后,需要重新进行工件定位和图像调整,以确保测量精度。
